
中國民生新聞網11月11日訊(記者 邱 宇)11月9日,中共青島市委黨校第57期青年干部培訓班一行6人到市北區(qū)即墨路街道進行調研,學員下沉網格,實地參與人口普查工作,在即墨路街道恩縣路社區(qū)網格黨群服務站了解“黨群e家”吹哨報到流程,體會市北區(qū)網格特色,參與即墨路街道“網事無憂”特色網格基層治理模式,與街道黨群服務隊共同解決老百姓“煩心事”。
在即墨路街道恩縣路社區(qū),學員實際體驗人口普查工作,了解人口普查流程,實際參與到線上“訂單式”和線下“組團式”相結合的人口普查工作模式中。“您好,我們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的普查員,請問這會兒方便進入您家登記下相關信息嗎?” 學員們與社區(qū)人口普查員一同入戶甘肅路81號,耐心問詢居民相關問題,核對戶內戶口,填報統計表,上報相關數據……隨后與社區(qū)人口普查員共同參與信息統計、錄入工作,以“一問二核三錄入”工作法確保普查信息準確無誤。

隨后,學員們來到甘肅路44號參觀恩縣路社區(qū)網格黨群服務站,了解“黨群e家”小程序和街道黨群服務隊實際運轉流程。“甘肅路75號樓3樓樓道感應燈不亮了,樓里老年人多,出門特別不方便,能給修一修嗎?”恩縣路社區(qū)第一網格在“黨群e家”平臺收到議題。網格工作人員在看到居民的議題后,立刻將議題轉為項目、上報社區(qū),學員們與黨建指導員、網格黨支部書記、社區(qū)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了解查看情況。通過現場查看,甘肅路75號樓樓齡較老,樓道里白天就有些昏暗,感應燈壞掉后上下樓都不方便。社區(qū)立即聯系街道“墨蘊丹心”黨群服務隊,當場修理好樓道感應燈,還為居民解決了煩惱的小廣告問題。
即墨路街道恩縣路社區(qū)黨建指導員郝震:“根據網格黨支部書記提議,社區(qū)將不斷吸納轄區(qū)內專業(yè)技術人才,不僅為黨群服務隊提供有力技術支撐,還將開設公益課堂,向居民傳授一些生活‘竅門’,同時把技術教給大家,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感。”
據了解,即墨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,9個社區(qū)54個網格利用“黨群e家”平臺,搭建暢通網格信息平臺,充分發(fā)揮線上優(yōu)勢積極推進完善“群眾吹哨、街居響應、部門報到”工作機制,切實解決網格內居民群眾操心事、煩心事,營造共建、共管、共治、共享的良好局面。截至目前,依托“黨群 E 家”平臺,已累計轉為項目“清單”6833個,項目結案6809個,結案率達99.6%,街道“墨蘊丹心”黨群服務隊已累計為民服務500余次,被群眾親切地稱為“貼心服務隊”。

中共市委黨校第57期中青班學員、市委政研室社會文化研究處處長張茂員表示:“通過實際參與線上處理議題、線下派單、接單上門,跟隨街道黨群服務隊上門解決問題,我們真正體驗到‘ 吹哨報到、解決民意’的過程,實現了‘小事不出網格’。在與社區(qū)網格黨支部書記、骨干黨員座談交流的過程中,也了解到網格黨群服務站建設情況,體會到基層治理中的網格特色。我們也將再思考、再總結,把基層治理經驗融入日常工作中,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出一份力。”
為切實搭建好群眾服務平臺,立足群眾需求、了解群眾困難、化解群眾難題,為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,即墨路街道將踐行“人在格中走,情在格中知,難在格中解,事在格中辦”服務目標,做到“小事不出網格、大事不出社區(qū)”,以組織力提升執(zhí)行力,各方加大配合做實網格工作建設。在以網格黨群服務站、“黨群e家”平臺為載體,發(fā)揮好網格黨支部書記和黨建指導員的能動性,明確工作職責、形成工作合力,同時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斷豐富工作內容、改進工作方法、加大工作宣傳、講好網格故事,真正打響“網事無憂”網格服務品牌,立標桿、聚人氣,共同推進網格工作建設落實、落細、落小,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水平。